新路徑
Valis在區塊鏈策略和經濟學上開闢了一條嶄新的大膽道路。通過垂直整合,我們將無阻力、即時、可靠和簡易的用戶體驗置於加密貨幣爭論之上,為用戶和開發者創造價值。這份早期觀察探討了我們為實現目標所做的目的、方法、結構和獎勵機制的轉變。
Spelunker,2025年4月1日。
從解決區塊鏈三難困境到實現用戶價值四重奏
每個新的區塊鏈都面臨一個無可避免的問題:「你打算如何解決三難困境?」—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之間的權衡。這是一個必經之路,一個暗示掌握這個難題就是終極目標的loaded question。在Valis,我們持不同觀點:三難困境並非我們的終點。我們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
在加密貨幣正統圈子之外,用戶很少關心可擴展性或去中心化。他們問的是實際問題:
- 「是免費的嗎?」(零成本,無阻力)。
- 「是即時的嗎?」(零延遲,立即)。
- 「總是可靠嗎?」(零錯誤,可靠)。
- 「容易使用嗎?」(零複雜性,簡單)。
這個四重奏—無阻力、即時、可靠、簡易,簡稱FIRE—定義了我們的使命。企業的成功在於解決客戶需求,而不是追求抽象理想。Project Tockchain將用戶價值四重奏置於區塊鏈三難困境之上。這是否意味著忽視可擴展性、安全性或去中心化?不是。這是將它們重新定位為實現用戶成果的工具,而不是獎盃。在我們的產品生命週期(發現、定義、設計、開發、交付、總結)和受眾(用戶、開發者、投資者)中,FIRE始終是我們的北極星,塑造一個能夠提供實際效益的生態系統。
問題不是「如何解決三難困境?」而是「如何實現FIRE?」。
從模組化純粹主義到垂直整合
傳統區塊鏈推崇模組化,通過最小化依賴性來增強彈性—這種方法常被譽為加密貨幣的黃金標準。這種「加密純粹主義」與垂直整合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是一種經過驗證的商業策略,讓公司在其供應鏈的多個階段擴展運營。
蘋果是垂直整合成功的典範。通過掌控硬體(M系列和C系列)、軟體(iOS、macOS、watchOS)、服務(Apple Music、Apple Pay、iCloud...)和分銷(Apple Store、Apple.com),蘋果實現了FIRE:
- F無阻力:硬體利潤資助免費的系統更新。
- I即時:緊密整合提升性能。
- R可靠:較少的供應商依賴提高穩定性。
- E簡易:無縫的用戶體驗(UX)使其與眾不同。
這雖然促成了生態系統鎖定,但也推動了蘋果的優勢。加密貨幣領域大多偏好模組化的適應性和社群驅動的創新,迴避無縫整合。幣安智能鏈的中心化生態系統連接、Solana的性能驅動堆疊和Cosmos的樞紐連結鏈等例外展示了整合的潛力,但這種方法在加密貨幣領域仍然罕見且未被充分探索。Valis打破這個模式,通過緊密的生態系統整合打造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精簡的系統,讓控制推動效率和價值,而不是一個適用於所有目的的模組化平台。
在當今擁擠且競爭激烈的加密貨幣領域,我們相信通過整合而不是模組化來實現FIRE用戶體驗將使我們與眾不同。
從多個第三方鏈到單一第一方鏈
我們的目標是為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用戶提供下一代穩定幣。不同於泰達和Circle這樣的現有玩家,他們在多個第三方鏈上部署穩定幣,導致速度和費用各異,造成不一致的用戶體驗,Valis採用第一方、單一鏈的方式。我們優先考慮一致的FIRE用戶體驗,而不是更廣泛的覆蓋範圍。滿足用戶和開發者的需求,市場自然會跟隨。
開發我們自己的區塊鏈的一個關鍵動力是對上游技術堆疊的更大控制。這為我們在供應鏈所有階段的緊密整合開闢了道路,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技術上。在加密貨幣環境中,我們根據傳統垂直整合(公司控制原材料、生產、分銷和零售等多個階段)定義了我們的供應鏈階段如下:
階段 | 傳統 | 描述 |
互操作性 | 跨鏈互動 | 通過外部橋接或次級解決方案實現跨鏈互動,常常引入費用、延遲和風險。 |
區塊鏈 | 核心協議 | 共識、交易執行和區塊創建的基礎協議,通常具有可變的區塊時間和節點依賴性。 |
應用程式 | 去中心化應用 | 託管智能合約或去中心化應用,在區塊鏈階段之上添加邏輯和功能,但增加了複雜性和漏洞。 |
用戶界面 | 終端用戶訪問 | 包括錢包或終端用戶界面,通常需要代幣管理並面臨波動性、滑點或學習曲線的挑戰。 |
就像汽車製造商可能控制原材料、生產、分銷和零售以確保質量和效率一樣,Valis控制這些階段。通過使這些階段相互連接和相互依存,我們確保了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消除了模組化和多鏈方法的不一致性。稍後的圖表將直觀地比較Valis的整合方法與傳統模組化。
這種第一方單一鏈策略利用垂直整合統一我們的技術堆疊,減少對外部鏈的依賴。這為無阻力的經濟和精簡的開發奠定了基礎,提升了用戶和開發者的體驗。
對區塊鏈的控制是實現各階段緊密整合的先決條件。
從孤立鏈到原生橋接
傳統區塊鏈以孤立方式運作,通過不同的協議限制資產在網絡間的流動,常常依賴增加摩擦和風險的外部橋接。Valis通過Project Tockchain重新構想這一點,在區塊鏈階段整合原生跨鏈橋接,確保無縫、無阻力的互操作性。與孤立的多鏈方法不同,我們的策略在一個統一的框架內整合資產和數據。
在Project Tockchain的核心,像bridgetx
和hashlocktx
這樣的交易類型實現直接、成本效益的跨鏈轉賬,消除了橋接特定的費用和延遲。這利用垂直整合,使我們的區塊鏈、應用程式和用戶界面階段保持一致,為用戶提供FIRE(無阻力、即時、可靠、簡易)的交換。在經濟上,原生橋接減少了開銷,增強流動性並支持VNET的價值,如下面的代幣經濟學所述。在技術上,它們通過在協議中嵌入橋接功能來簡化開發者入門,避免智能合約的複雜性。
通過我們的研究,Project Tockchain將在區塊鏈階段完善這種橋接整合,提供一個安全、統一的替代方案來取代孤立鏈。這使Valis在跨鏈互操作性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最大限度地減少黑客攻擊或延遲等風險。
Valis的原生橋接將確保無阻力、即時的跨鏈價值傳輸。
從免費交易到無阻力交易
從終端用戶的角度考慮成本。許多鏈都難以提供真正無阻力的交易,即使是高效的鏈也會產生網絡成本,在模組化模型下,用戶需要承擔這些處理費用,通常是通過獲取鏈的基礎代幣,增加了錢包設置或代幣交換等阻力。Valis採取不同的方式。我們的目標是為下一代穩定幣重新定義區塊鏈交易,使其真正無阻力,消除顯性(如橋接、交易費用)和隱性(如波動性、滑點、流動性、交易)成本。
平衡的垂直整合是最小化成本的關鍵,使補貼成為可能。
首先,我們最小化成本。通過Project Tockchain對區塊鏈階段的控制,為我們開闢了成為成本效益性能最佳鏈的道路。目前,每筆交易0.000000058158美元,或58納美分。我們通過以下方式最小化成本:
- 網絡成本:通過完整核心利用實現多種交易類型的高吞吐量,即使在標準節點上也能實現。
- 交易成本:通過零費用訂單簿。
- 流動性池成本:通過零費用池。
- 滑點成本:通過深度儲備,VUSD法幣掛鉤減少波動性。
其次,我們抵消成本。應用程式階段(Valis穩定幣)產生的部分收入被重新導向以抵消穩定幣成本:
- 橋接處理成本:源於互操作性階段並由終端用戶在用戶界面階段產生。
- 交易處理成本:源於區塊鏈階段並由節點運營商在區塊鏈階段產生。
- 波動性和滑點成本:源於區塊鏈階段並由終端用戶在用戶界面階段產生。
為了消除交易處理成本,我們使用Valis穩定幣收入為節點運營商在區塊鏈階段收到的基礎幣設定價格下限(見下文Tockchain的代幣經濟學)。為了消除橋接處理成本以及波動性和滑點成本,我們利用身份驗證(KYC)作為反女巫機制,並在用戶界面階段為每個終端用戶建立使用配額。最初,我們的公平使用政策將排除自動交易(高頻交易公司、做市商、套利者)。
Valis的整合方法將創造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無阻力的穩定幣。
從智能合約到交易類型
模組化區塊鏈依賴智能合約(SC)實現功能,這雖然可以促進社群驅動的開發和靈活性,但也為開發者和用戶帶來風險。智能合約存在不可靠的代碼問題,容易受到重入和整數溢出等漏洞的攻擊,導致黑客攻擊和停機。它們不安全,漏洞可能使資金或數據暴露給惡意行為者。開發者在掌握SC語言(如Solidity)、gas優化和測試方面面臨陡峭的學習曲線,減慢生態系統發展。自定義智能合約開發複雜,延遲創新並增加建設者和用戶的阻力。
Valis通過Project Tockchain協議層面的原生交易類型來應對這一挑戰,嵌入類似SC的功能:多重簽名、交換、鎖定、空投、分紅、訂單簿,以及借貸、NFT等潛在功能,超越現有鏈的較慢開發速度,並避免SC的缺點。由於直接核心整合和較少的約束,創建這些功能只需要幾小時或幾天,而不是SC需要的幾週或幾個月。這通過避免錯誤提高了可靠性,通過避開漏洞增強了安全性,並通過預建的C語言編碼工具簡化了入門過程,降低學習曲線並加速生態系統發展。開發者可以編碼自定義交易類型並請求納入協議,促進社群驅動的創新。
Valis的交易類型將實現類似SC的功能,簡化開發者入門,並快速擴展我們的生態系統,超越較慢的鏈。
從基於節點運營的獎勵到基於流動性提供的獎勵
傳統區塊鏈用基礎代幣獎勵節點運營商、礦工或驗證者來保護網絡,將價值與計算或質押努力掛鉤。這個模型雖然可靠,但常常讓用戶承擔費用,並忽視那些推動生態系統活動的人。Valis通過Project Tockchain的代幣經濟學重新構想這一點,優先考慮流動性提供而不是節點運營,以推動以FIRE為中心的經濟。
我們的原生代幣VNET推動這一轉變。與挖礦或質押獎勵不同,VNET激勵資本貢獻。大多數區塊鏈只向節點分發代幣,但我們的垂直整合方法將80%的VNET發行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通過每小時富豪榜(錢包、池和訂單中VUSD等值持有量的排名)。參與者持有資產(如Valis穩定幣或配對流動性)根據其持有量大小賺取VNET,而不是根據節點運行時間。另外10%支持Valis的生態系統發展,最後10%獎勵Tockchain的生成節點以實現共識,確保網絡穩定而不產生用戶成本。
這種流動性驅動的模型無縫整合經濟。Valis穩定幣的應用程式階段收入不僅抵消區塊鏈成本(提供免費交易),還增強VNET的價值。部分收入轉換為VUSD,深化流動性池並支持VNET的價格下限,減少持有者的阻力。獎勵隨貢獻而不是運營而擴展,培育充滿活力的以用戶為中心的生態系統。
將獎勵轉向流動性提供使價值與用戶參與保持一致。
比較方法:Solana的傳統模組化vs Valis的垂直整合
Solana的模組化方法依賴其供應鏈中的第三方組件。Wormhole(互操作性)實現跨鏈轉賬但引入費用和風險(例如,2022年3.2億美元的黑客攻擊)。Solana主網(區塊鏈)處理共識和交易,基本費用約為250,000納美分每筆交易。像Serum(DEX)、Saber(穩定幣交換)、Raydium、Orca、GooseFX和Tether/Circle(USDT/USDC)等應用使用智能合約,增加複雜性和漏洞。Phantom錢包(用戶界面)提供用戶訪問但需要代幣管理,增加阻力。
Valis的整合方法統一其供應鏈。Valis橋接(互操作性)實現無費用跨鏈轉賬,通過協議層面設計確保安全。Valis Tockchain(區塊鏈)以58納美分每筆交易處理共識和交易,由Valis穩定幣收入抵消,並使用交易類型消除智能合約,避免其複雜性、漏洞和緩慢的生態系統開發。Valis穩定幣(應用程式)支持協議層面的免費訂單簿和流動性池交易,消除對第三方DEX的需求。Valis錢包(用戶界面)通過KYC和配額提供無需代幣管理的用戶訪問,確保無阻力的FIRE用戶體驗(無阻力、即時、可靠、簡易)。
新路徑
在Valis,我們正在開闢一條有別於加密貨幣規範的大膽道路,有四個定義性轉變:
- 目的轉變:優先考慮FIRE而不是三難困境。
- 方法轉變:追求整合而不是模組化。
- 結構轉變:建立第一方單一鏈生態系統而不是第三方多鏈擴展,橋接資產而不是孤立協議,消除阻力而不是用戶成本,簡化技術而不是SC複雜性和風險。
- 獎勵轉變:獎勵流動性提供而不是節點運營。
我們希望這份關於Valis業務策略和經濟學的早期觀察能在我們前進的過程中提供有價值的見解。
要獲取最新更新,加入 Valis Discord、在 X 上關注我們,並將我們的部落格加入書籤。
← 上一頁